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于肇庆市境内繁衍生息的梁氏居民有梁燮、梁秋木、梁扶笃、梁载等19个支系的裔孙,主要分布于:端州区、广宁县、怀集县、高要市等地。 肇庆市端州区梁氏 梁氏宗支源流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于端州区境内繁衍生息的梁氏居民有梁燮支系的裔孙,主要分布于:端州区渡头村等地。 高要市渡头村梁燮支系 始迁祖梁燮,字汝和,原籍河南洛阳,生于公元978年,排二。为高要渡头梁氏开基之祖。 据渡头《梁氏族谱》记载和宣统《高要县志》记载,渡头梁氏,北山先生有祖讳燮者,大宋咸平元年(998年)第十九名进士,时年加岁。初试南雄州判,后起河南监察御史,宋祥符年间(1008一1017)救御端州刺史,中议大夫,端士民感德至秩满日累奏救留历任十一载。宋天禧年间(10171023),燮巡行察看各地可为养生乐业之地,遂开辟金津地而成世家。 梁燮娶妻成氏,生子梁卞。宋景佑三年(1036年)丙子秋八月初七日由梁燮之子梁卞,从广东南雄招来29姓人(严、谢、刘、何、黎、莫、唐、冯、罗、陈、邓、苏、程、张、梅、黄、伍、马、杜、覃、麦、李、白、陆、龙、林、赵、杨、谭等)共等270男丁。崇宁二年,秋八月朔日又从南雄招来6姓(宾、周、钟、廖、曹、蓝),分派高要各都甲落地,垦荒39年,开辟耕地350余顷,人于家,输于国。于是子孙后代在渡头奠其居,乐其业。自梁燮奠村以来近千年,至今已传30多代,有1000多人,后裔遍及海内外。据中华民国高要县志记载,渡头梁氏分支为桂荣系(今广利桂荣村)、白象系(今大湾白象村)、爱村系(今小湘爱村)、新围系(大湾新围)、都堂系(大湾尾都塘村)、桃溪新村系(沙甫桃溪)、搓布系(广利搓布村),外迁全国各地不计其数。因年代久远,朝代更迭,动乱等原因已很难查考。 渡头梁氏族人勤劳质朴,世代以农为主,兼养鱼业。以此发家人长庆族大而繁。仁泽盛德而悠久。第四世祖梁岩史夫妇置田三百余顷,有四子皆成才。长子梁斗南,宋淳佑辛丑进士,任直贤院直学;次子梁霆亨,宋宝庆丙戌岁贡,任端州学老;三子梁祥应,南宋宝佑壬子举人,任广西南流教谕;四子梁魁杰,宋淳佑辛酉选贡,任福建儒学提举。此四人即现在渡头梁氏的伯、仲、叔、季四大房族之祖。据统计,古代渡头梁氏考取进士者3人,举人者19人,贡生26人,监生17人。现代副乡(副科)以上干部、,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不计其数。仁泽盛德而悠长。 宋嘉定十三年(1221年)春日,祥应之子梁至孙鼎建大祠堂,名为世德宗祠,并写有《安定郡祠志》和《世德宗祠记》。宋嘉熙元年(1237年)秋八月由梁霆亨编集族谱。宋咸淳元年(1265年)春二月花朝日创建学堂,并写有《学堂记》。明永乐九年(1405年)梁敏奉旨恩荣建奉政大夫左春坊赞善牌坊在渡头第左。万历天启三年(1623年)梁挺芳、梁挺高同科中举,仕途之后鼎建元魁塔作纪念。 元朝至元年间(1335一1340)创设金津渡、横查渡、广利渡、石州渡,因金津渡口是通往各地的交通渡头,后来就将金津渡口称作渡头,随着不同年代建制都将金津坊称作渡头。金津坊就成为渡头村。位于端州城东元魁塔至东堤湾。是一个城中村。南临西江,北至杏花庄,方圆0.7平方公里,现有600多户共1000多人。渡头村是广东历史较早的村落之一,祠堂也是广东历史上较早的祠堂之一。金津之地,人杰地灵。村中每条巷道,每座古宅门楼,每条石板路,都成为历史的见证,蕴含着灿烂的文化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较大的发展,文化教育继往开来,将祖先的精神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