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谱书与史无异,但史载一国之事,善悪具备,谱存一族之事,载善不载悪,为亲者讳也。一、谱书以天、地、人、和列为四函。盖宗祖渊源,不览章程,难辨世系,凡文序之列于天函者,取乎仰观之义也。不备图像,几忘本来,凡图像之列于地函者,取乎俯察之义也。至外纪内谱具系人名,故取人道,以备三才。列传事署,犹云月旦,故取和道,以永万年。斯惟敦本者自得之。 一、谱宗派祖派,外内两图各以五世为一系,做欧阳氏例,谓五世服尽之义也。至外谱详正派而署旁支者,以别亲竦之分,法苏例也。 一、自神农氏至尚公,四十一世为一系,明帝胄也。自尚公封齐至公子亶,以三世为一系,盖乙公得袭侯封,彼自有年表也。自公子亶食采地于天水,至兼公七十五世,另为一系,而题之曰外纪,以示别也。自兼公五子合为一系,以定世次,而题之曰内纪,以示亲也。 一、外记之迁派既多,如必逐派揭其始为一世,则他族或相聚叙时,将不知其为第几世、几十世孙矣,且不至废《春秋》宗鲁尊周之义也乎?故于兼公书一世者,盖青路分派之正始,犹隐公书元年。于各派书第几世、几十世者,盖天水正始犹鲁书春王某月,更俾后人与他族聚叙,亦知为某族系天水郡公分支之第几传。不然,本族既远,各书一世,恶在其为尊祖敬宗? 一、迁居各处,理当备载,但已迁外郡而又将出处之本复列本支,恐族属混淆,漫难稽考。故除前统修过者仍载,如新修,凡遇迁居,随世远近,只载所迁之人而止,已后世系另为外谱,附于本宗图后,欲放出迁之派,但于外谱迁派求之,则某郡某派一览了然矣。 一、本族谱系,若照诸宗家以太公为始,则子姓繁衍,迁派甚多,后难稽放。今特以兼公为一世,揭之于内谱始,以便观览。其炎帝、太公世系,亦仍载世数始末,存内谱前。 一、史以传信,谱亦以传信也。远祖自炎帝与尚公而后,既别为帝胄侯表。自亶公而后,亦别为外纪,仍取其近于本支者系之,示不乱宗也。内谱自兼公后,五派统系五世,以示知其为大宗也。五世下,则仍各迁祖,照次分系,以示知其为小宗也,仍为不乱宗之意云云。 一、本派相传,未经迁徙者,有以子姓繁衍不便稽放,于凡一父而生四五子,遂各支另为一图。愚谓便则便矣,其如统宗谱系之义何哉?理当依次错列。 一、修谱家有不编世系,第以各辈年之大小列为次第,序毕又列一辈。愚谓序昭穆序齿,此宗庙之礼,非谱系所重。且不分其所自出,是有班辈,不有宗支,则虽族大人衆,几同卒伍,或置之事署可也。 一、外纪书讳、字、号、娶、葬、行事、迁徙之类,悉如旧谱云云。 一、无后者书“无传”。若继嗣而必书某之子出继某下,某之下立继某子,是使过房家终有几子之实,而立嗣者终居无子之名。且有继父亡而继子仍归本父,定谋其家而不承其祀,非厚也,亦无以申明继絶之道矣。今有继竟系某下,本父下不系。至在外者书“亡”,幼者书“游”,为非者书“流”。 一、谱系于凡绅衿并德行事实,以及为宗族干事者则称字,余悉称名,以昭谱系造就人才之意。莫谓笔墨之微权,不当以正名为急而可以温(芋)〔竽〕也。是又不可不辨。 一、分注外氏必分几子出某氏,则无所出者几与无传同一祧毁之例矣。愚谓有因艰子而娶者,有欲添丁而娶者,有因艰産而逝者,有未及生而逝者,且有即无所出而为夫娶妾生子,及以勤俭起家者,此类总难湮没,必欲分之,恐非所出之子第知有生母,而他母失祀矣,非厚也。今悉注某氏,不分所生子。至出身不正且无所出者,书“妾”。嫁、出者不书,即其子贿祠已进主者,宗谱不书。 一、品行之注,盖谓其可传于后世也。若勋业烂然在人耳目间,史乘传之,方州诘之,诗文颂之,博览人物者中心藏之,父传子,子传孙,曷尝不识?然不学无术,不能远法千古坚贤,或近做本支宗祖。故附之文类者,一时难以翻閲,而注之名下者,诸人便于观览。且造其品自有其品题,敦其行自垂其行是,是亦鼓舞后人之一法。然俗谓彼此不一,有涉于私。今悉依绅衿德行,置之人物放。 一、小传所载,有官书官,无官以“处士”加于名首。其平日有忠孝节义,德行表表者,悉为具録。能尊贤好善,秉公持正,为一乡杰望者次之。能治生守分,富而好礼者又次之。若有才无行,多财无礼,刻剥不仁之流,虽富且贵,列传弗取。 一、祠墓之祭,旧多简署。今做《家礼》而着为祀典,附録于谱,盖崇祀大事,有家者所必谨也。 一、基址为子孙世守之地,承家者之所必知也,是以有图说、景诗之着。 一、各派墓图、志铭,此各家事,不便入宗谱。今止书兼公而上三墓图并《思台图记》,至像亦纲兼公一人而止,始迁则绘时祥公。 一、祠规行之已久,犹未悉也。益之先哲格言立为家(改)〔政〕,做《周易》闲家之义也。 一、朝廷诰动登载谱书,昭恩荣也。 一、宗祠奉先世神主,各派详着颠末,以示慎重。 一、先世凡有公牒、官诰、传序、赞记、诗词、歌赋、文诛、志铭,及祭田、义田、规条、联匾等项,皆録于谱,庶前之文献可放而知,而后有作者亦得以续入而遵行为,且不致怀私乱法之徒侵渔而阴壊之也。 一、书名班辈取“祖宗立德,元象承昌,邦国大廷”十二字,盖循次依辈取名,不失之淆杂,不失之村俗,庶不失修谱统宗大义。 时大清康熙二十六年嵗次丁卯九月既望赐进士第内翰林院编修前纂修国朝实録兼北直两闻主试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宗生玉 氏元衡顿首拜草于平石书屋 (清姜世名纂修《[浙江安徽]姜氏孝子大民公派宗谱》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