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仕人到异地任官职或者被贬流放的迁徒 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1300多年。在实行科举制度下,梁氏族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从各地梁氏族谱资料看,许多宗族的族谱都制定有家规、家训,鼓励子孙后代要以耕读为本,好学上进,希望他们有朝一日入仕途。有的宗族还作出规定,对那些学有所成、家庭经济困难子弟,则从宗族的公共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额给予资助。另一方面,古代官任制度,凡是通过科举入仕的,除了少数出类拔萃者留在京都为官外,其余的地方官员都要异地任职:受朝廷委任,远离故土到异地任官职,距离原籍近的几百里,远的则在千里之外。再一个方面,古代官员任职的年限,各个朝代虽然有所不同规定,文官和武官也有所区别,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终身制”,即致仕(退休)后,都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养老金。从许多宗支源流记载来看,不少地方的梁氏族人异地任官职而迁徙。因此,部分官员由于其在任职期间有业绩,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有的是看到其任职地生活条件不错,就不回原籍居住,而是在任职地安居。如广东《梁杕笃世系谱志》记载:入粤的始祖之一“梁杕笃,号元衔,原籍湖广郴州根竹巷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间任怀阳古郡涛水县(今广东怀集县)正堂。梁杕笃在任期间致力于治,时值黄巢起义,统治者内部混乱,无奈挂冠隐居清水山,开辟松栢桐,创基立业,至宋朝建隆年间(960-963)遂迁立迈榄树坊。遂分为十二房,分居各地。其裔孙分居于怀集县的梁村、大岗、岗坪、马宁及高要县市、南海市等地”。 入粤始祖之一梁绍世系。梁绍(梁康伯第60代孙、梁颢第5代孙)祖籍山东郓州,其父子贵,宋进士,先任吉州治中资政大夫,宋徽宗大观元年升授工部尚书。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梁绍中进士后,出任广东提干、通政大夫,从河南沛梁迁居广东南雄珠矶巷。梁绍至孝,奉母甘旨,自食粗粝。母卒,庐墓三年,手植松柏,天降甘露,地长芝草,苏东坡和郡守袁遵迈均题诗相赠。梁绍有二子:抚民、爱民;抚民,宋进士,诰授奉政大夫承事郎,吏科给事中。抚民有六子:永保、永安、永寿、永定、永享(居广州洋塘)、永宁(居台山、新兴)。永保,宋进士,敕授通政大夫,福建通政使司。宋高宗三年因“虔州事件”偕三个弟弟从江西迁至南雄珠矶巷居住。绍兴年间,永保南迁古冈州(今新会)仓步。永保生四子:东溪(绍源)、南溪(绍渊)、西溪(绍海)、北溪(绍江);永安生绍南;永寿生绍剩;永定生绍来。抚民之后裔大多数播居在广州、新会、开平、恩平、南海、顺德、新兴、信宜、阳江、连山、始兴等地。 湖南省湘西会同梁氏的始迁祖梁权、梁桓、梁楹系梁沂之子。梁沂于宋太祖雍熙年间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宰,后定居祥符县云济桥。长子梁权,字仲衡,号云轩、纲平。宋高宗时进士,官拜凤阁舍人,任绍兴、靖州通判之职,卸任后欲回云济桥定居,但路经恩坡到金屏时,见此地山水秀丽,便就此安家,仙逝后与妻金氏合葬于金屏村边。权之后裔分迁桃源县、辰溪县、洞口县、凤凰县千工坪、芷江县、黔阳县、花垣县高白寨、辰州、绥宁县、洪江。梁桓,宋神宗天圣年间翰林检讨,生四子:延缝、延继、延纲、延缓。梁楹,进士,翰林院学士,官拜兵部侍郎。梁桓长子延缝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入仕翰林,生子进义亦为进士,未及入仕,因父被害便举家回老家会同县定居,后裔分布于:岩冲石坪、仰洞、湖北省来凤县高洞河、四川省成都观音岩、宝庆府新化县、辰州淑浦县、武陵县、黔阳县、绥宁县、桃源县、武岗州、沉州、J环化、长沙宁乡县、龙山县及四川省大足等地。梁桓次子延继宋徽宗时进士,任山东省临晋县迪功郎,后裔分布于:四川、贵州、广西以及湖南的凤凰县、麻阳、玩陵、新化、湖广义陵、淑浦、辰溪、会同、怀化等市县。 湖南省涟源市梁太义之先祖梁隆,字天微,号万隆,系梁氏鼻祖梁康伯第六十三代孙。梁隆乃唐末进士,五代时期为朝廷官员,后见朝廷没落而辞官隐居。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十月九日由江西太和县千秋乡迁徙湖广省潭州路湘乡迪坑(今涟源市金石常林)。梁隆配邓氏生四子:梁绪、梁经、梁缵、梁纶。梁绪、梁纶二后裔失考。梁经、梁缵两位先祖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八月三日,举家由湘乡迪坑迁徙宝庆府邵阳县三溪五都马陵庚溪株木大冲定居。梁经娶朱海七郎女为妻,生三子:光元、光赞、光仁。传至梁经第七代孙梁太义(1156一1226),字利贞,由马陵良溪祖宅分居,迁至朱家外祖大木山三衙冲落业,配妻廖白凤生严隆,又名炎龙。炎龙配妻周桂贞生三子:宗显、宗仁、宗美,又名世梓、世机、世松;后再娶吴春和为妾,生二子:宗礼又名世柏、梦周(夭折)。宗显为湖南梁氏十甲之祖;宗仁为湖南梁氏六甲之祖;宗美为湖南梁氏四甲之祖;宗礼为湖南梁氏三甲之祖。湖南省梁氏太义世系自太义开基至今已有800多年,四个支系竞秀争荣,繁衍后裔12万多人。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官员因某种原因被贬官流放远他乡的。从以下几个地方梁氏的始迁祖迁徙记载足以证明,如:被贬官流放到海南岛的梁肱,就属于这类情况。梁肱的父亲梁震,字索初,号荆山,祖籍四川省邓州依政里,唐朝末年进士,在朝廷任职。随着唐朝的衰亡,五代群雄割据,局势动荡,梁震欲归原籍邓州,跨过湖北省荆州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后改名季昌)爱震才华,欲留其在荆南做官,梁震以自己是前朝进士,异朝为官,有辱名节为由,婉言谢绝。后经季昌再三挽留,应其仅作谋士,从而隐居江陵感德里,筑土州,披鹤擎,号荆台处士。梁震生三子:长子梁股、次子梁肱、三子梁肘,俱为宋朝初年进士。梁股官任承务郎,定居江陵;梁肘官任工部尚书,迁居直隶顺天府授巷堡。梁肱亦在朝中做官,累官金紫光禄大夫,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秉忠直谏,因而触怒太祖,于开宝年间(968一976)被贬滴海南任珠崖(今琼山旧州墟)郡守,从此世代定居海南,成为海南梁氏的开宗始祖。目前,在海南省辖区繁衍生息的梁氏族人达11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1.35%,其中绝大部分梁氏族人是北宋时迁来的梁肱和梁肘的后裔。 广东梁焘世系。梁焘,字况之,祖籍襄阳。出生于宋景佑三年(1036年),幼居浙江丽水,父亲梁蒨为直史馆、兵部员外郎。梁焘凭借父亲的权力,先做太庙斋郎。进士及第后,负责编校秘阁书籍,又任集贤校理、明州通判,检详枢密五房文字。为了御史的事,梁焘被贬官,出知潞州,第二年又以左谏大夫之职召回。不久,焘晋升为御史中丞,又历任户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知郑州、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宋哲宗元佑七年(1091年)拜尚书左丞。晚年称身体有病,转为资政殿学士,改知颖昌府,后转知郓州。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哲宗王以司马光同党罪名三贬其职务,为雷州别驾,贬滴安置广东化州,64岁卒于贬地。据《中华梁氏族史东原卷》及《梁氏崇高世系通书》等记载:梁焘之子孙:志远一汝定一诚福一云台一桂毓一永兰一如映。如映是梁焘第七代孙,有崇义、崇高、崇礼、崇信四子。梁崇高早年随祖辈居南雄珠矶巷,于宋咸淳九年迁徙到罗定潭井定居,是罗定梁氏开基始祖:而崇义定居肇庆,崇礼定居罗定冲表(麦)、彗桥村,崇信则迁居广西。第九代孙梁石溪(自牧)之子孙开枝佛山石硝、石湾,新兴江上村,新会天等村等地。梁焘后裔(主要是崇高、崇礼、崇义及如负之子崇德之后代),除居住于罗定各地约8万人外,还播居于郁南、云安、信宜、阳江、德庆、顺德、三水、南海、新兴、新会等地。还有广州天河车陂沙美村,南海太平莲塘、稳岗,顺德逢简、北头,中山坎溪,珠海乾雾,阳江上长岐,广西岑溪、平南等地。
|